一提起建筑,马上会想到东方建筑和西方建筑的不同。中国建筑如鸟斯飞的大屋顶屋面、钩心斗角的梁柱斗拱,形成了鲜明的建筑符号。汉代是中国建筑成熟时期,汉代建筑基本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基本样式。 由于汉代建筑的历史特点,木制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画像石中的建筑图,结合出土文物的陶 ...
馄饨估计是大家都爱吃的美食之一。但是,馄饨是怎么来的?估计能回答上来的不多。潇叁籽也是吃货一枚,不懂咱就上网搜搜学习学习呗。先“学习”再“上菜”,“吃”起来更有底气!没想到,小小的馄饨居然有三种版本:一是汉朝匈奴之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 ...
说到出行,大家自然会想到车。车是人类代步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交通、打仗、商业交流都离不开车。车在人类进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公元前4000多年前,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发明了车,但是在我国的夏朝也出现了车。“奚仲造车”在中国车辆的发展史上,秦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和变革时期。 汉画像石典范《车马迎宾图》。 ...
徐州有一种面食,广为人知且深受徐州人喜爱。这种面食制作的时候要先活好面,然后再用手取一小块面团,把它拍成巴掌一样大。烧菜的时候呢,锅里要多放些水,把这个面饼贴在锅内壁上沿一圈,盖上锅盖焖菜。菜好的时候也就蒸熟了,表面松软,背面结成一层黄壳,香脆可口,这就是徐州人常吃的喝饼子。 ...
彭祖留下的遗产实在太丰富。彭祖到底姓啥?彭祖还有个姓名篯铿。这个名字在史料上出现的比较晚。彭祖的大名和事迹最早是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等有关论述中。无论是《论语》、《吕氏春秋》、《列子》还是《神仙传》都只有一个名字:彭祖。后来,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述的也是彭祖二字,无别的名字,一直到汉代文学家刘向在《 ...
(接上文) 原来,彭祖把大彭氏国的都城设在大彭山下。后来,彭祖走出大彭山来到云梦山,即今天的云龙山,登高望远。周围数十里内,边高中低,更宜居住。于是,便率民迁都山下、掘井、建房、修城,这就是彭城的雏形。 彭祖像。(潇叁籽资料图片) 彭祖迁都以后,突然有一天,报有敌人来侵犯。彭祖率领军民布防。彭祖一看,这 ...
学术界对彭祖的评价是:彭祖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奠基人,大彭氏国创始人,华夏最长寿的老人,屈原写进楚辞,司马迁记入了《史记》,孔子表示钦佩,真有其人,但是后来被神化了。 彭园内的彭祖雕像。(潇叁籽资料图片) 彭祖一生命运也是充满了坎坷磨难的。刚出生时就难产,折断了母亲肋骨,才把他从娘胎里接出来。彭祖3岁时母 ...
(接上文) 老寿星听完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黄河九百年一澄清,我见过七澄清。别说你活了八百岁,你母亲出嫁还是我送亲。你不是想见白煤吗,到晋城看一看不就明白啦。”彭祖一听傻了眼,自甘惭愧,认识到了天外有天,不敢再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了,但说出的话要兑现,就起身欲行拜师礼。老寿星则呵呵一笑,用蟠龙扮拐杖把 ...
《彭祖经》是黄山君编写的,该书早已失传了。不过,散见于后世学者所撰写的名著以及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可以知道彭祖的养生之道。其突出特征是天人合一,主要表现为养生哲学,膳食术、气功术、房中术等方面,这些都是通过自我修炼以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来达到长寿的目的。 彭祖喜欢多做运动来表达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思想上 ...
徐州人喜吃地锅也是在全国出了名的。今天聊聊地锅的来龙去脉。在徐州的铜山、沛县靠近微山湖一带流行一道民间菜叫“老鳖靠河沿”。 这是微山湖边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地锅菜在微山湖边的渔民家庭中,现在还经常能吃到。过去湖里的渔民在船上生活,为了节省烧火的柴草,一般将现捕的活鱼用湖里水在大铁锅 ...
(接上文) 由于年代久远,彭祖是否活了八百多岁已经无从考证了。有学者认为,相传彭祖活了800多岁,涵盖八百春、八百寿、802岁、880岁等多种传说。有人按古代60天为一年,推算出彭祖活了132岁或146岁。又有人说,八百多岁不是指彭祖个人,而是指彭氏国,存在800多年之说,哪一种说法都难以服众。所以,关于彭祖的寿年至今没 ...
今天给大家聊聊彭祖的故事。彭祖是长寿的代表,有关彭祖,历史上有许多记载,《史记》、《论语》、《列仙传》,特别是晋代的葛洪,在《彭祖传》中有记载的更为详细。 彭祖一生丧四十九妻,失四十五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可见历史上确有其事,而且长寿,深得后人崇拜。话说彭祖800岁生日那天,家族上下喜气洋洋,举办了隆 ...
在徐州民间,有些人非常忌讳说自己45岁。他们一般不是说44岁就说46岁,或者干脆说自己是腌臜年,据说这件事和刘邦有关系。 话说有一天,刘邦在宫中和一位大臣拉呱。刘邦问大臣:“爱卿,今年多大岁数了?”大臣说:“启禀万岁,臣今年45岁。”当年已经55岁的刘邦捋着胡须故意说:“好啊,爱卿。你和我同年所生。”这是刘邦故意 ...
(接上文) 传说在北宋年间,陈州一带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荒郊野外到处是饿死的尸骨。皇帝派四国舅到陈州放粮赈灾,并规定了米价,但是这个四国舅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到陈州以后私自抬高米价,还在米里掺沙子坑害百姓,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包公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气愤,就奏明皇上要去查办这个发国难财的 ...
徐州市区文亭街向西,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它叫中枢街。虽然中枢街是徐州老城区最核心的位置,但是它的名称不是因为他的位置,而是因为一个叫梁中枢的人。梁中枢是当时的铜山县人,少有大志。他看到当时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便滋生了拯民众于水火、解民族于危亡的宏伟志向。光绪31年(1905年),梁中枢远 ...
在徐州市区共有3条路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分别是:中山路、中枢街、少华街。说起少华街,故事可不少。这条街东起中山北路,西至立达路。因为这条街上曾经有个县衙门,所以原来叫县署街。民国初年,为了纪念王少华而改名为少华街。十年动乱当中,曾被改名为向阳一街。1981年,地名普查以后,仍叫少华街沿用至今。 王少华是地地 ...
徐州云龙湖是5A级景区,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来这里休闲游玩市民络绎不绝。而南湖水街则景美,桥更美,简直就是一座桥博物馆。因为大家也都知道云龙湖是开放式的免费景区,所以只要有外地游客来徐州旅游,也会推荐到云龙湖一游。今天,潇叁籽带大家观赏小南湖的泛月桥。 云龙湖面积实在太大,其水域面积就占6.76平方公里,更 ...
苏公塔,因位于“金蹬山”即“小金山”上而初名“金山塔”,后为纪念苏轼功业而更名“苏公塔”。塔高26.17米,五层八角,琉璃饰顶,旋转楼梯,扶摇直上。 苏公塔影。(潇叁籽资料图片) 具体位置在云龙山西侧、云龙湖东岸金山上。为1980年代建设的仿宋塔。云龙山下,临湖一丘,名“小金山”,海拔45米。塔立于小金山上,覆 ...
(接上文) 魏伯阳是东汉著名的丹术家,自号云牙子。祖籍浙江上虞人。后来,张道陵名气一大,人们就把他们修道的山洞称为张公洞。张公洞在今天江苏宜兴的阳羡山中,出山之后,张道陵到浙江天目山设坛讲道,周围数十里声名远播。再后来,张道陵出浙江,沿准河、黄河、洛水四处游历,在洛阳北邙山修炼三年。 张道陵雕像。 ...
画面是珠山风景区内的道教始祖张道陵的雕像。远观之,高耸入云。春暖花开的季节,潇叁籽和友人在珠山风景区休闲散步时,乘兴登攀珠山,与“张道陵”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顺便聊聊道教始祖张道陵的故事吧。 张道陵雕像。(潇叁籽资料图片) 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源》上说,张道陵,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人。《中国人名大词典 ...
|手机版|徐州论坛社区平台-弄格彭城 ( 苏ICP备19023626号-1 苏ICP备19023626号-2A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