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桥的水,流了几百年,可有些债,不是淹死了就能一笔勾销的。 老话讲,欠下的情,三生都还不清。 庆云桥下,老朱头正跟狗蛋摆着残局。晚风吹过来,带着运河的水汽。 狗蛋抓起一把瓜子往嘴里塞:"爷,我今儿个路过西安桥,看见桥栏杆上绑着好些白花,听人说前两天又有人跳河了。" 老朱头手里的马停在半空,眯着眼看向西边:"西安桥啊……那地方,从民国就不太平。 民国二十三年,我十来岁那会儿,亲眼见过那桥上出的邪门事儿。" 那年头,徐州城里有个开绸缎庄的,姓孟,人称孟老板。 孟老板有个伙计,叫刘三,是从乡下来的穷小子,老实巴交,干活卖力气。 刘三在绸缎庄干了三年,攒了点钱,就托媒人说了门亲事。 姑娘叫翠儿,是西安桥边卖油条的王家女儿,模样俊俏,手脚麻利,十里八乡都夸她贤惠。 两人成了亲,日子过得虽然紧巴,但和和美美。 翠儿每天早起在桥边支起油锅,炸油条卖给过往的行人, 刘三在绸缎庄做事,晚上回来两人一起算账,盘算着啥时候能攒够钱开个小铺子。 可好景不长。有一天,孟老板的侄子孟少爷从上海回来了。 这孟少爷在上海念过洋学堂,一身洋装打扮,成天叼着根雪茄,一副阔少爷的派头。 孟少爷路过西安桥,看见翠儿炸油条,当场就看直了眼。 从那天起,他天天来桥边买油条,专挑翠儿忙的时候来,一站就是半天,眼睛直勾勾盯着人家看。 翠儿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回家跟刘三说了。 刘三气得够呛,可人家是东家的侄子,他一个伙计能咋办?只能叮嘱翠儿别搭理他。 孟少爷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他找到刘三,说要提拔他做账 房先生,月钱翻一倍,条件是——让翠儿去孟家当丫鬟。 刘三哪能看不出这是啥意思?当场就急了:"你做梦! 翠儿是我明媒正娶的媳妇儿,谁的丫鬟也不当!" 孟少爷脸色一沉:"刘三,你可想好了。在徐州城,得罪了我孟家,你还想不想混了?" 当天晚上,刘三就被孟老板辞了。 没了活计,翠儿只能多炸些油条,多卖点钱。 可孟少爷不依不饶,隔三差五带着狗腿子来捣乱,不是掀翻油锅,就是赶走客人。 这天傍晚,刘三在外头找活儿没找着,垂头丧气回家,路过酒馆,想 喝两口解解愁。 谁知道一喝就收不住,把身上仅剩的几个铜板全花了,喝得烂醉如泥。 等他晃晃悠悠走到西安桥,天已经黑透了。桥边的油条摊子早收了,翠儿不见人影。 刘三心里一慌,扯着嗓子喊:"翠儿!翠儿你在哪儿?"没人应声。 他跌跌撞撞往家跑,到了家门口,看见门虚掩着,屋里黑咕隆咚的。 刘三推开门,借着月光,看见翠儿的鞋子整整齐齐摆在床边,可人不见了。 床上压着张纸条,刘三凑近一看,上头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三哥,我走了,别找我。" 刘三脑子"嗡"一下,酒醒了大半。 他冲出门,沿着西安桥一路找,找到桥中间,看见桥栏杆上搭着翠儿的外衫。 桥下,河水黑沉沉的,泛着诡异的光。 "翠儿——"刘三撕心裂肺喊了一声,就要往河里跳。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有人拽住了他。 刘三回头一看,是个陌生的老婆子,一身灰衣裳,脸上皱纹跟树皮似的。 "年轻人,你跳下去也没用,人已经走了。"老婆子阴恻恻地说。 "啥意思?"刘三愣住了。"你媳妇儿被孟家那小子糟蹋了,羞愤跳了河。可她死得冤,魂还没散,在桥下等着呢。" "等……等啥?""等有人替她报仇。" 老婆子盯着刘三,"你若想见她最后一面,今晚子时,带一壶酒来桥上,她会现身的。 但记住,千万别答应她任何要求,否则你也得留在桥下。" 说完,老婆子转身就走,眨眼消失在夜色里。 刘三半信半疑,可死马当活马医,他回家拎了壶酒,掐着时辰来到桥上。 子时一到,河面上忽然飘起一层白雾。 雾气里,翠儿的身影慢慢浮现,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眼睛直勾勾盯着刘三。 "翠儿……"刘三眼泪刷就下来了。"三哥。"翠儿开口了,声音空荡荡的,"我好冷,好恨……" "我知道,我知道……"刘三哽咽着说,"我这就去找孟家那畜生算账!" "不。"翠儿摇摇头,"三哥,你陪我一起下去吧。咱们下辈子再做夫妻,好不好?" 刘三愣住了。他想起老婆子的话——千万别答应她任何要求。 "翠儿,你……你别这样……" "三哥,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翠儿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可那泪是黑色的。 刘三心如刀绞,可他咬着牙说:"我爱你,可我不能下去。 你死得冤,我得替你讨个公道!等我报了仇,再来陪你!" 话音刚落,翠儿忽然凄厉地笑了起来,笑声在桥面上回荡。 她的身影开始扭曲,变形,最后化作一团黑雾,钻进了桥栏杆里。 刘三吓得瘫坐在地上。等他回过神,天已经蒙蒙亮了。 后来,刘三找到县衙,把孟少爷的恶行告了。 县太爷派人一查,发现孟少爷不光糟蹋了翠儿,还糟蹋过好几个良家妇女。 这案子一闹大,孟家再有钱也压不住,孟少爷被判了死刑。 行刑那天,刘三去刑场看了。孟少爷被押上去的时候,脸色惨白,嘴里念念叨叨说看见个女鬼跟着他。 刀起头落,孟少爷的脑袋滚到地上,奇怪的是,他的眼睛睁得老大,眼珠子朝着西安桥的方向。 刘三回到桥边,跪在桥栏杆前,烧了一沓纸钱:"翠儿,我替你报仇了。你……安息吧。" 那天晚上,有人看见西安桥上飘过一道白影,往河心去了。 从那以后,桥边再也没出过怪事儿。 可也有人说,每年七月十五,桥下还能听见女人哭泣的声音,像是在等什么人。 老朱头把最后一颗棋子落下,长叹一声:"所以说啊,这人活着,千万别做亏心事。欠下的债,早晚得还。" 狗蛋打了个哆嗦:"爷,那刘三后来咋样了?" "听说他一辈子没再娶,每年清明都去西安桥给翠儿烧纸。" 老朱头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土,"活到六十多,有一天晚上,有人看见他站在桥上,对着河水笑,然后就跳下去了。 第二天捞上来,脸上还带着笑,手里攥着根红头绳——那是翠儿当年扎辫子的。" 爷孙俩往回走,身后西安桥在夜色里静静横跨运河,桥栏杆上,又多了几束新鲜的白花。 想听小编改编哪里的故事?评论点赞最高的下一期更新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