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坝窝位于徐州北区大庆路以北、复兴北路立交桥东这块区域。说起二坝窝的来历,话就长了。清代以前,黄河从徐州城北流过,由于黄河经常泛滥,徐州人就顺着河岸筑坝拦水,所以故黄河附近出现了一些含有“坝”的地名。
上世纪20至30年代,徐州黄河故道共有小北门、坝子街、积水坝三个码头,其中以坝子街规模最大。无论是河北面的市民还是外地的来客,只要是想过故黄河去市区,都选择从坝子街码头乘船过河。天长日久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闹市区。北郊的居民以及经济条件稍为好一些的外地生意人慢慢的就在坝子街一带筑房盖屋,而盖起房子的人只好在离坝子街稍远的地方搭个窝棚临时凑和。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一个棚户区。因为坝子街在前,这个地方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作“二坝窝”了。
二坝窝区域。
如今的二坝窝区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正在华丽转身。
话说清朝末年,在二坝窝里住着一对孤儿寡母。孤儿名叫杨立万,估计他母亲起名想让他扬名立万。杨立万父亲在杨立万一岁多时就因病撒手人寰,母亲怕杨立万受到继父虐待,硬是没有改嫁,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杨立万从小就聪慧过人,喜欢读书。母亲见他是个读书的料儿,就用省吃俭用的钱请了一个叫孙文德的教师来家中给儿子读书。孙文德也是个穷书生,但他知识渊博,给杨立万上课更是一丝不苟,特别用心。
师生二人,一个是教学有方,一个聪明好学,结果杨立万15岁便考中了秀才,18岁进省城赶考,考中了举人。孙文德回乡以后,考中举人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面积不大的二坝窝。当时的知府得知消息以后亲自前来祝贺。杨立万与知府寒暄后不由想起了含莘茹苦把自己养大的母亲,就向知府大人讲述了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苦难生活。知府大人听后深受感动,立即决定上书朝廷,要为其多年守寡直没有改嫁的杨母立一个贞节牌坊。(未完待续)
下期精彩继续![来看我] |
|